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动态 >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杨柳青年画——民族认同的纽带(一)
2025年08月01日 作者:信息科


        罗澍伟,1938年生人,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曾任该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和天津历史的研究,主编有《天津简史》《近代天津城市史》《天津通志·租界》《沽上春秋》《近代华北区域的城市系统》以及《天津史话》等专著,发表论文近百篇,分别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年画中的“佼佼者”


        我是天津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历史和天津历史,在我研究的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研究的项目“近代天津城市史”。当时,只有4个城市被列入国家重点研究项目,分别是天津、上海、武汉、重庆。天津能成为其中之一,原因在于它属于近代新兴发展起来的城市,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代表了中国的发展方向。通过这次研究,我们了解到许多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尤其是天津地域文化这一方面,其中就包括了产生于古代,在近代社会中产生很大影响,且延续至当代社会的杨柳青年画。

        纵观杨柳青年画整体的发展和延续,个人认为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杨柳青是中国四大年画产地之一,这种年画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唐宋以前,年画是以手绘为主;南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年画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于是便将刻版技术应用于年画当中,由此演变成现在的年画。

        第二,据研究认为年画的发源地是河南的朱仙镇,由朱仙镇扩散到苏州桃花坞、广东佛山、四川绵竹。元、明、清时期,大运河开通以后,年画沿着运河传到山东高密、天津杨柳青。因此,杨柳青年画的产生时间相较于中国其他三大年画是比较晚的。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虽然杨柳青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里面形成最晚的,但是它后来居上。从元、明、清开始,杨柳青年画的发展超过了全国其他任何一个年画基地的生产发展,其影响力是其他年画生产地无法比拟的。所以,杨柳青年画的文化传统不仅影响到中国传统社会,还影响到中国近代社会,乃至中国当代社会。若从宏观上来看,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影响到了全世界,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图书馆中都收藏着杨柳青年画的精品,这是其他年画生产地做不到的。

        杨柳青年画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最终成为中国年画的“佼佼者”,其特有的性质和优势发挥了重大作用。关于杨柳青年画的特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首先,我觉得杨柳青年画的生产具有地缘优势。自元、明、清以来,杨柳青镇地处南运河畔,距离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的天津最近,而南北运河就在天津交汇,因此南北文化最容易在这里交融发展。这种地缘优势是其他年画生产地所没有的。

        其次,杨柳青年画在技术上具有优势。明清时期,杨柳青有一种独有的木材,就是杜梨木,这种木材木质细密,遇水不易发生变形,因此特别适用于雕版。曾有许多雕版艺人就是因为杨柳青盛产杜梨木而来到杨柳青,于是就把雕版技艺留在了杨柳青。因此这种雕版技艺为杨柳青年画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再次,便是杨柳青年画在原材料上的优势。从历史考察上来看,早期的杨柳青年画非常简单,画的都是一些很简单的线条,纸张采用的是黄色土纸,年画表达的主题一般都是关于民间崇拜的神祇,而寓意吉祥或其他图案的年画并不多。但是从明朝初年大运河疏通以后,南方适用于印制年画的纸张、颜料,包括笔墨以及其他制作年画的工具源源而来,这些对杨柳青年画的壮大和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运河赐予了杨柳青年画这一优势。

         我们应当注意到杨柳青年画在创作上的优势。前面我提到了南北运河在天津交汇,这对于杨柳青年画技艺吸收南北文明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据研究,杨柳青年画受苏州桃花坞的影响最大,但是桃花坞的年画印制技艺在传到杨柳青以后,发生了很大变化。桃花坞年画是一种套版印制的年画,可是到了杨柳青以后,由于本地有丰富的年画原料,那些有着高超技艺的技术人才,便把这种套版印刷改为了半印半画,也就是用套版印制年画的线条,然后用色彩来进行绘制填充。这种技艺革新的结果便使得杨柳青年画产生的视觉冲击力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年画。它色彩鲜艳,构图完美,特别适于表现中国春节这种喜庆吉祥的内容寓意,因此,杨柳青年画深受各地百姓的喜爱,在全国广泛流传。

        最后,我们不应忽视的是,杨柳青靠近全国最大的文化消费市场——首都北京。毗邻这样一个文化消费市场,对于杨柳青年画技艺的发展和成熟,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杨柳青为不断满足社会需求,也进行了创新发展。综合以上几点,这些优势都是其他年画生产地所没有的,从而造就了杨柳青年画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地位。


作者:罗澍伟